一、概述
太湖鹅是国内知名小型鹅种, 主要养殖在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地区,遍布浙江省嘉湖、上海郊县及江苏大部 ,自唐朝以来饲养历史已有1500多年。1980年代末,杜文兴观测记录了太湖鹅的产蛋性能和仔鹅生长速度, 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杂交试验,表明太湖鹅产蛋量高、耗料少,在肉鹅的配套养殖中应用前景良好。
太湖鹅于2013年由湖州牵头,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,区域范围为湖州,囊括吴兴、南浔2个市辖区和德清、长兴、安吉3个县,共39个乡镇。农产品地理标志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传承,也是历史、精神文化的传承,更是人类记忆的传承,体现着特定地域的历史人文因素,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,形成独特的地理文化标志。
鹅种大全:浙东白鹅 雁鹅
二、气候环境
太湖鹅原产于长江三角洲及太湖地区。主产区城市集中、人口密集、经济发达,历来是我国高产农区。气候温和,年平均气温在17℃,雨量充沛,年降水量为120cm。全区域湖泊星罗棋布、河流纵横、水草丰茂、盛产稻麦,素有“鱼米之乡”之称。养鹅历来就是该此地副业。
三、体貌特征
太湖鹅体态中小,体质细致紧凑,羽毛紧贴全身。无肉瘤、无皱褶。颈细长呈弓形,无咽袋、无包。从体型外表看,公母差异不明显。
1、公鹅
公鹅体型稍显雄伟、高大,常昂首挺胸展翅行走,叫声宏亮,喜追逐啄人。
2、母鹅
母鹅性情温驯,叫声较低,肉瘤较公鹅小,喙较短。全身羽毛洁白,偶在眼梢、头顶、腰背部带少量灰褐色斑点;喙、胫、蹼均橘红色,喙端色较淡,爪白色;眼睑淡黄色,虹彩灰蓝色。
3、雏鹅
雏鹅全身乳黄色,喙、胫、蹼橘黄色。
四、生产性能
太湖鹅初生重为91.2g;成年公鹅体重、体斜长、胸深、胫长分别为:4.33±0.20Kg,30.40±0.36cm,11.38±0.14cm,10.19±0.16cm,成年母鹅分别为:3.23±0.08Kg,27.41±0.15cm,10.11±0.12cm,9.47±0.11cm。
产蛋性能较好,年平均84.6个,饲养管理科学可高达123个。蛋重平均在135.3g,蛋壳颜色趋于一致,几乎全呈白色,蛋形指数1.44;公母配种比例1:6~7,种蛋自然受精率高,仔鹅在90%以上。
太湖鹅羽绒洁白、轻软弹性好、保暖性强,经济价值高。每只鹅产羽绒量在200~250g。
五、屠宰评测
太湖鹅屠宰后,整个胴体均称、光净,肌肉丰满,腹部小而不下垂,皮肤紧凑,有弹性、光泽,呈肉白色,喙、蹠、蹼部呈橘红色。分割胴体,色泽鲜艳,脂肪分布均匀,呈淡黄色。
太湖仔鹅半净膛率为78.6%,全净膛率为64%;成年公鹅半净膛率为85%,母鹅为79%;全净膛公鹅为76%,母鹅为69%。
六、饲养历史
湖州繁育养殖太湖鹅历史悠久,据《湖州府志》禽之属中记载350年前就有规模养殖,同期的《武康刘志》亦有关于太湖鹅用作夜间防盗的有趣记载。可见早在1600年前太湖鹅已融入湖州人民的日常生活。明嘉靖年间(1522-1566年),《湖州县志》记载,明朝时湖州人已有将鹅翎列为贡赋历史。
因太湖鹅体态优雅,吸引了很多当地文人志士的喜爱。史料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、王献之父子于东晋永和四年末至永和七年初(348-351)任吴兴太守(今湖州市),特别喜爱书法和太湖白鹅,素有“羲之爱鹅”说法。
发布者:战斗鸡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zydt.com/6979/
评论列表(3条)
够肥够饱!
[…] 溆浦鹅,湖南省溆浦县特产,2014年溆浦鹅被列入《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》,同年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 溆浦鹅大多采用传统生态放牧养殖模式,放牧时长多在10h/日,采食野生天然牧草,具有生长速度快、耐粗饲、产蛋率高、觅食力强等优点,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超强。 鹅种大全:浙东白鹅 雁鹅 太湖鹅 […]
吃的是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