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地逐渐进入夏季,全国各地降雨也将逐渐增加。养殖一点通在这里特别提醒搞养殖的朋友们,雨季应该预防霉菌毒素所带来的相关风险。
一、颗粒饲料所含霉菌毒素并不少
“国家饲料卫生标准是按单个毒素进行制定限制,而饲料中却同时存在多种毒素,毒素间是具有协同效应的。也就是说合格的饲料也可能会引起霉菌毒素症状。”以前母猪、小猪自配料会按1Kg/T比例添加脱霉剂,南方约有10-20%的养户会加,北方育肥猪料大多不用脱霉剂。考虑到今年雨水偏大,促使霉菌毒素污染形势可能会偏严峻,我们建议养猪朋友们在猪料中可添加0.5Kg/T左右。
对于颗粒饲料来说,养猪户自行添加脱霉剂不大现实,关键还要看饲料厂原料来源。饲料厂销售人员忽悠养猪户,颗粒饲料经过60℃以上的高温过程,能够减少霉菌毒素含量。但有些霉菌毒素却能耐受200℃以上的高温。饲料原料中原本存在的霉菌经高温压制应激后,反而产生更多的霉菌毒素。“再经颗粒化加工,霉菌毒素反而增多。所以说,霉菌毒素从污染程度角度上来讲,自配料和颗粒饲料没啥区别。”养猪户也可向饲料厂定制添加脱霉剂的颗粒饲料。
二、呕吐毒素污染严重
霉菌毒素可细分为两大类:仓储毒素(黄曲霉毒素)和田间毒素(呕吐毒素、玉米赤霉烯酮、伏马毒素等)。养殖人经常提到的只是黄曲霉毒素,对其他霉菌毒素重视欠缺。还记得2016年的厄尔尼诺,导致南方多雨、北方偏旱,谷物在田间尚未收割时,霉菌毒素应激增多,产生大量的呕吐毒素(DON),对饲料的危害影响同样严重。
呕吐毒素可诱发人和动物的腹泻、呕吐、流产、死胎、皮肤刺激、拒食、神经紊乱等各类疾病。猪对呕吐毒素尤为敏感,断奶仔猪更甚,禽类次之,牛羊等反刍动物因瘤胃中的微生物作用,耐受能力最强。对生猪育肥来说,饲料中呕吐毒素含量在12-14g/T,饲喂后10-20min即可出现呕吐、焦虑和磨牙等状况,另外,猪的嗅觉非常灵敏,含毒量高于19g/T即完全拒食。
此外,呕吐毒素还是母猪流产、疫苗接种效果欠佳的可能原因。
三、脱霉剂的使用
目前,饲料霉菌毒素危害消除的主要举措就是脱霉剂。那市面现售的饲料脱霉剂又有哪些区别?咱们养殖户该怎么选择呢?
1、活性炭
不但可吸附毒素和水分,保护动物肠道黏膜,对腹泻、拉稀也有一定的效果。缺点是不但吸附毒素,连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也一并吸附。
2、蒙脱石、氟石粉
虽说可吸附霉菌毒素,但同时也会吸附饲料中营养物质,且长期使用会显著增加肾脏代谢负担,造成二次污染。
3、丙酸、丙酸钙
可抑霉、防霉,但对已被污染饲料无效。
4、生物制剂
多数为酯化葡配甘露寡糖、复合酶制剂、益生菌、益生元等物质。此类产品无污染、能生物解霉,也能选择性吸附,不对饲料造成二次污染。但目前市场上鱼龙混杂,使养殖户真假难辨。
养殖一点通建议养殖户综合比较、选择集生物解霉、溶霉;兼具保肝护肝、调理肠道等多功效于一体,且不吸附营养物质,只吸附霉菌毒素,不对饲料造成二次污染和动物代谢负担的优质型脱霉剂。
发布者:水晶宫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zydt.com/10498/